常用药价格暴涨!患者大呼 吃不起

2018-08-13 顶点医药网手机版

    日前,感冒灵、雷尼替丁、土霉素、奥美拉唑、磺胺等普通药品出现涨价狂潮,部分普药已经出现翻倍式的增长,像心脑血管类的双肼屈嗪、复方利血平前后两者都涨了3倍左右、脉通也大幅涨价。


    这同时也让不少去药店买药的患者大呼:再涨,就连感冒药都吃不起了!


    的确,普药既不像抗癌药价格那么高,同时生产厂家也相对较多,价格为何会如此不合规律的增长呢?


    业内人士认为,普药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料药的价格上涨,导致制剂成本增加。想必大家都知道,最近不少原料药的价格都已大幅上涨,有的甚至呈几何增长趋势,比如苯酚,就从230元/kg涨到23000元/kg,涨99倍;扑尔敏从400元/kg涨到23300元/kg,涨58倍等等。

    2、为达到国家新版GMP的要求,许多药品生产厂家都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这增加的生产成本该从何来,结果显而易见。

    3、物价普遍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像包装材料、运输成本等价格的提高,都会增加药品的成本,而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4、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让很多药企不堪重负,甚至有不少小型企业为此倒闭,而大型企业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也有不少投巨资改进改造。

    5、同上,一些小规模的药企纷纷倒闭,导致某些药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涨价也就随之而来。

    但,就最近看来,普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原料药的价格上涨所致,而原料药的漫天涨价,则多半源于垄断。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的成品药有1500种原料药,但其生产掌握在少数的生产企业手中,且原料批文少但制剂批文多。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1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

另外,根据原料药对制剂生产厂商的对应比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一家原料药企业最多对应169家制剂企业,足见其对制剂市场的支配力。当原料药生产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价格暴涨自然就有了现实支撑。


    其实,监管部门为解决原料药的垄断问题,早已经有所考虑:


    2017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起草的《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第二条就提到:

    国家建立以药品制剂(以下简称制剂)质量为核心,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以下简称原辅包)为质量基础,原辅包与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的管理制度,对原辅包不单独进行审评审批。

    这意味着,原料药不再同成品制剂一样单独核发批准文号,而是在建立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责任主体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背景下,由制剂生产企业单独找原料药企业,对应生产制剂所需的原料药,审批中原料药实行与制剂关联审批的办法。


    该办法一旦出台,相信原料药垄断的现象也将一去不返。


    而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将不断地浮出水面,该如何解决,不仅是对监管部门的考验,相信同样也牵动着无数药企与患者的心。


微信扫一扫,更多资讯实时掌控!


药品招商、药品代理就上大千医药招商网!

下一篇:鼓励员工举报药企 有毒!
上一篇:刚刚!益丰大药房要申请8.3亿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