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培氟沙星胶囊(毕克)

由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妇科、生殖系统感染;腹部和肝、胆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脑膜炎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0800009
产品包装: 铝塑泡罩包装,12粒/板*1板/盒
产品规格: 0.2g(按培氟沙星计)
用途标签: 感染 抗生素 抗菌
产品优势: 市场保护 年终返利
简要说明: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磺酸培氟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7-(N-4-甲基-哌嗪基)-4-氧-3-喹啉羧酸甲磺酸盐.
分子式:C17H20FN3O3·CH3SO3H
分子量:429.47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药理毒理】
本品具广谱抗菌作用,对下列细菌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伤寒及沙门菌属等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具轻度作用.此外对麻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甲磺酸培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单剂量口服0.4g后,血药峰浓度(Cmax)约为5~6mg/L.有效血浓度可维持8小时.血消除半衰期(t1/2β)较长,约为10~13小时.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体液,组织中的浓度都能达到有效浓度.本品主要在肝内代谢,约20%~40%自肾排泄,尿液中的有效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
【适应症】
由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妇科、生殖系统感染;腹部和肝、胆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脑膜炎.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一次0.2~0.4g,一日2次.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偶可发生:(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震颤.(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3)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4)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2. 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3.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4.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中、重度光敏反应.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5.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消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6.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实验未证实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对孕妇用药进行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鉴于本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病变,故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产品包装: 铝塑泡罩包装,12粒/板*1板/盒
产品规格: 0.2g(按培氟沙星计)
用途标签: 感染 抗生素 抗菌
产品优势: 市场保护 年终返利
简要说明: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磺酸培氟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7-(N-4-甲基-哌嗪基)-4-氧-3-喹啉羧酸甲磺酸盐.
分子式:C17H20FN3O3·CH3SO3H
分子量:429.47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药理毒理】
本品具广谱抗菌作用,对下列细菌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伤寒及沙门菌属等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具轻度作用.此外对麻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甲磺酸培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单剂量口服0.4g后,血药峰浓度(Cmax)约为5~6mg/L.有效血浓度可维持8小时.血消除半衰期(t1/2β)较长,约为10~13小时.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体液,组织中的浓度都能达到有效浓度.本品主要在肝内代谢,约20%~40%自肾排泄,尿液中的有效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
【适应症】
由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妇科、生殖系统感染;腹部和肝、胆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脑膜炎.
【用法用量】
口服. 成人一次0.2~0.4g,一日2次.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
3.过敏反应: 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偶可发生:(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混乱、幻觉、震颤.(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3)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4)关节疼痛.
5.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2. 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3.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4.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中、重度光敏反应.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5.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消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
6.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病史者均应避免应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实验未证实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对孕妇用药进行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鉴于本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病变,故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公司名称 | 顶点医药网 |
联 系 人 | 顶点医药网 |
手机 | 16721893178(同微信) |
电话 | 16721893178(同微信) |
|
|
公司网址 | http://www.dingdianyy.com/ |
572998228@qq.com |